“博物馆之友·黔韵暑假行”首场活动圆满完成
7月23日,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精心策划的“博物馆之友·黔韵暑假行”首期活动圆满落幕。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50组亲子家庭,共同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文化体验之旅。
参与者们首先通过观看丰富的图片展,初步领略了黔东南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。随后,活动进入游戏互动环节,“方言翻译”让大家感受了语言的奇妙,诸如“千翻”(调皮)、“毛辣果”(西红柿)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词汇引得大家笑声不断,参与者们在尝试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,真切感受到了黔东南语言的独特韵味。
“猜猜我是谁”的游戏则点燃了全场的热情——参与者们头顶写有“折耳根”、“酸汤鱼”、“州庆”等极具黔东南特色的名词卡牌进行猜词。这时,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:不仅是参与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提示,连现场的游客以及身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都自发化身成了热情的“场外提示员”。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,此起彼伏的提问声不绝于耳。在大家七嘴八舌的热心提示下,一位顶着“州庆”卡牌的参与者很快抓住关键信息:“是节日吗?”“就是我们今天在庆祝的这个?”,几秒内便成功猜对答案,引发周围一片会心的欢呼和掌声。
经过趣味盎然的角逐,所有家庭都赢得了亲手体验制作苗绣艾草香包的珍贵机会,大家沉浸其中,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。活动现场,10位热心的“博物馆之友”志愿者穿梭忙碌,耐心引导着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。活动尾声,意犹未尽的家庭们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真挚的祝福,共同为州庆献上心意,这场融合了知识、趣味与动手实践的“黔韵”之旅,在温馨欢乐中画上圆满句点,成为大家共度州庆的独特记忆。
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,不仅是一场欢乐的亲子聚会,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洗礼。它让来自天南地北的家庭在互动游戏中触摸黔东南的文化脉搏,在欢声笑语里播撒了民族记忆的种子,也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公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。首期活动的成功举办,为“黔韵暑假行”拉开了精彩序幕。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还将于8月9日、8月23日继续推出后续活动,期待更多朋友加入我们,共同探索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,让文化在欢笑中传承不息。